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-> 新闻动态

【贝壳助考】MBA 考研经验分享——四载春秋,再登琼楼

来源

|

时间: 2025-10-10


朱嘉添

2025 级 MBA 招生大使

当下硕博已成林

学士如鲫志难明

M B A 铸一剑

鱼跃龙门再登陵


作为工作4年的工程领域国企员工,选择考MBA,既是对自身发展的需求,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。在多方了解比对后,我坚定的选择了北科大MBA项目,时至今日我依然非常庆幸。新一届的报名即将开始,回想去年今日的憧憬与紧张,将我的备考历程和经验分享出来,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。

01 备考方针

在职场工作4年,选择报考MBA,优势、劣势都同样明显。劣势是久疏课本,在做题的思维逻辑上,已经逐步丢失了学生时代的敏捷。但同时也是优势,因为竞争者大多与我们相似,或更甚。所以最重要的备考方向便是重拾做题感觉,找回做题自信。因此,做题在我的备考期间中的地位举重若轻,我的分享也会围绕这方面来展开。

1. 扫盲阶段(9月):找到去年真题,抽一天时间进行模拟考试,分数无所谓,也可以不用批改,以找回做题感觉为主,同时知晓自己的薄弱环节,明确“复健”重点。

2. 强化阶段(10-11月):对自己目前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后,就要确立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学习重点,基础强的可以通过刷题,基础弱的则建议听课。英语薄弱的可以利用各类考研软件进行常考单词记忆。同时聚焦真题,抽时间对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考,不断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,反复训练应试技巧。

3. 冲刺阶段(12月-考前):对英语、作文进行打磨,或是模板速成,数学逻辑回归错题。重做去年真题,与10月时的情况进行对比,见证进步,树立信心。

02 备考建议

1. 择校

提前明确目标,切忌踌躇反复了解各校特点,结合自身能力综合判断,并以此明确后续复习备考计划,因此需尽早决定,建议不晚于10月初。在备考中我了解到,北科大MBA极具竞争力,因此我早早确定了报考目标,也推荐大家积极报考,相信能帮大家降低试错成本。

2. 学科备考之数学与逻辑

数学:MBA数学基础在于初等数学,包括代数、几何、概率统计等。系统回顾基础知识,打下坚实基础。做题时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推导过程,灵活运用公式。同时建立错题本,将平时练习中的错题记录下来,分析错误原因,归纳总结解题方法,定期回顾,有助于查漏补缺,巩固知识。

逻辑:大部分同学此前接触逻辑类题目较少,先了解逻辑基础知识,对逻辑的三个板块形式逻辑、论证逻辑、分析推理有基本了解,学习逻辑解题的思维方式;每天固定做真题,我当时用扫选项→定位原文→排除干扰项的方法,练习做题速度,提升做题感觉,供大家参考。

3.学科备考之英语

每天做1篇阅读,攻克长难句,做“同义替换词”笔记,每天记单词时同步记忆。翻译以原题入手,每天最好能有一定练习量,对照答案改语序。作文多背模板,做限时誊写练习。单词是重中之重,最好每天抽空记忆高频词,反复记忆加深印象。记录习题中的错题、生词和长难句,时常温故。

4.学科备考之写作

MBA写作注重逻辑,先花两天时间把近五年真题摆在一起研究。作文重点通常包括五句话:一句引话题,一句说总体,两句填数据,一句给结论。形成自己的固定模板,同时考虑文章立意,总结出自己的分析框架,积累一些正能量素材。作文要抓住重点,同时临场要特别注意时间把控,完篇是首要任务。

03 备考心得

总体来说,英语方面背高频词汇+真题精读;大小作文找模版套话并仿写;最后一个月限时刷近年真题,数学和逻辑方面反复刷真题,按专题归纳公式与速算技巧,备错题本;限时模考训练速度。同时,毕竟是个总分考试,在保证过国家线的情况下,可以根据擅长科目突出学科优势。



04 寄语

勤耕志远,自就华章



供稿| 朱嘉添

责编 | 陈焕丽

审核 | 黄晓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