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-> 新闻动态

【贝壳有约】第28期:适变从新 开拓耕耘——访北科EMBA校友于红绫

来源

|

时间: 2022-11-14

北科七秩,会弁如星。鸿儒辐辏,行效前贤。  

德性实践,学道创新。薪火相承,代有奇俊。    

70年风风雨雨,哺育出桃李满园。

求实鼎新,学风严谨,是贝壳人弦歌不辍,继往开来的精神给养;

一期一会,遥遥佳音,凝结了母校对校友的殷殷热忱,款款期待。

求实奋进70载,鼎新未来向百年!

北科大专硕中心的校友专访引贤聚才,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,倾听贝壳校友之声......



校友背景

于红绫,北科大2012级EMBA 校友,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,中共党员。曾任山东省莱阳市文化馆工会主席,莱阳市文联秘书长、副主席,莱阳市文化局副局长,烟台高新区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长,烟台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。现任山东省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、管委副主任,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烟台科技工业园区工委委员、管委副主任。


北科初心

2012年,初任烟台高新区科技局长的于红绫加入北科大经管学院,成为一名EMBA学员。

回忆重返学校学习的经历,于红绫的目标非常明确:“希望将过往的经验归纳梳理体系化,同时拓宽视野,拓展经济、金融、管理等方面的系统知识,以应对工作中带来的全新挑战”。

三年的学习时光,于红绫与时间赛跑,学习工作两不误,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,“把书本中的内容运用到实践,同时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老师和同学探讨出解决方案。”这为她接下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。


职场感悟

勤学勤做,寻求突破

1992年,刚毕业的于红绫,分配至山东莱阳市文化馆工作。初入职场,于红绫便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,“在职场中,无论是什么学历背景,什么从业经历,其实并不重要,最为关键的是要保持一种不断学习、不断向上的状态”,凭借突出的工作业绩和专业水准,于红绫便破格晋升为副高级职称。

热爱学习的人,从不墨守成规,也喜欢迎接挑战。面对困难和挑战,于红绫表示:“我不喜欢温水煮青蛙,也不愿意一直止步于舒适圈,因此对于未曾做过的事情,我总愿意去尝试,即便有问题,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”。那个时期,评选为副高级职称基本到达县市区职业发展天花板,当时旅游板块的发展还是一片空白,于红绫决定把握机会,欣然接受全面负责莱阳市旅游工作的挑战。在任期间,于红绫打造了包括“梨乡风情旅游区”、“濯村风景区”等一张又一张莱阳旅游名片。

2009年,也就是参加工作的第17年,于红绫对于文化和旅游的统筹管理工作已经游刃有余。此时,她还不知道有一个更大的挑战在等待着她,也将就此迎来一场重大的职业转型。

直面困难,勇于担当

距离莱阳市东北方100公里左右的地方,是烟台高新区所在地,该区成立于1990年,2008年12月单独设区。2009年,烟台市政府决定重新组建烟台高新区,并从全市选拔优秀干部。高新区关键是做好“高”与“新”这两篇文章,于红绫意识到这份工作与自己不断追求、热爱学习新知识的性格特征非常吻合,于是毅然决定放弃莱阳市得心应手的舒适工作,接受建设高新区这片创业热土的挑战。

初到高新区,于红绫便接到一个重要任务:赴国家科技部挂职,了解政策、对上沟通,助力烟台高新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。

当时,于红绫最放心不下的是刚上小学的儿子,懂事的儿子一向视母亲为榜样,虽是万分不舍但也给予了于红绫最大的支持,于红绫带着对儿子的愧疚奔赴北京,开始了为期2年的挂职生活。

“现在回想起来,事情发展的比较快,我2009年3月份到高新区工作,4月份领导与我沟通交流挂职的事,5月份我便前往了北京”。回忆往事,于红绫感慨万千,“在科技部办公厅新闻办挂职期间,我的工作之一是负责跟媒体等打交道,同时也参与筹备科技部的一些重要会议。”这些工作对于红绫来说都是陌生的,因此她选择“偷偷学习”,在工作中学习同事们的工作思路,下班后补充专业方面的知识,以迎接第二天全新的话题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最终,在国家最高科技平台上,于红绫的眼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、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,同时也圆满完成任务,助力烟台高新区于2010年9月顺利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。

不负期望,角色转换

挂职结束,回到高新区,一切又是新的开始。用于红绫的话来说,回到高新区之后,面临的问题是“如何把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结合起来”——也就是从顶层设计到方案落地,把在科技部的所学所获运用到具体工作中。得益于她好学钻研的精神,她的科技知识在挂职期间完成了从“一张白纸到独到见解”的飞跃;回到烟台后,学习已然成为习惯,每当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新的问题,她会立刻向先进高新区学习,借鉴经验做法,然后再落实到具体难题中。不到三个月的时间,于红绫便迅速完成角色转换,投身高新区的创业工作中。

十年间,于红绫先后担任科技局长,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,分管科技、招商、人才、园区建设工作的管委副主任等职务。每一次角色的变化她都能用最快时间转换适应。在于红绫的努力下,烟台高新区科技、招商、人才等工作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,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从1到174的飞跃,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实现从0到4的突破,在全国157家国家级高新区中孵化器单项排名中位列第二十九位,在新升级的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四,同时助力高新区拿下了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试点、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、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金字招牌,引进了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、上海药物所烟台分所、国家汽车轻量化中心、中德工业设计中心等一批高端科创平台。创新孵化模式:在北京建设飞地孵化器——中关村协同创新中心,与与韩国科学技术院("韩科院")共同建设中韩海外孵化器。招商工作中屡建奇功:引进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的中国长城(山东)自主创新基地、运营一年即实现2亿税收的艾多美中国总部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烟台科技园等一批优质项目,每一个项目的谈判、签约、落地、投产,都倾注着于红绫对高新区这片热土的深爱。

如今的高新区高楼林立,于红绫作为高新区的拓荒者,见证了一个小渔村的华丽变身。

面向未来,深耕不辍

“永葆热情”是于红绫给自己的另一个定位,“高新区的发展是迅速的,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企业、不同的问题,只有永葆热情和好奇,才能摆脱墨守成规,保持进步和成长”。在工作之余,于红绫也一直在琢磨如何创新、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成长。

虽然在工作中已经做出优异的成绩,展望未来,于红绫仍能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她决心成为一名行业专家,“在一些细分领域,比如航空航天和生物医药,我虽然了解政策要求,却对专业的细节性知识比较欠缺,是应该加大力度提升的环节,希望可以成为一名行业专家,解决更多企业问题。”

访谈过程中,字里行间,无不透露着于红绫对工作的热爱,而谈及热爱,于红绫借用在北京挂职时采访孙家栋(“两弹一星”功臣、 中国科学院院士)时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热忱:“如果一个人可以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理想、一番事业而去努力奋斗,那么他的一生一定是非常充实的。”

寄语贝壳儿

学无止境

学海无涯,勤则可达。要坚持学习习惯,珍惜学习时光,方能不断提升自己。

开眼看世界

既要读万卷书,也要行万里路,身体与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。

广交良师益友

珍惜校园情谊,珍惜老师教诲,珍惜在学习中的每一次遇见。

保持豁达的心态

坚持运动、感恩拥有,不为明天烦恼,不为昨天叹息,享受每一天崭新的阳光与温暖。


寄语母校

祝愿母校年年桃李、岁岁芬芳;人才辈出、硕果累累;也愿母校能够积历史之厚蕴,宏图更展、再谱华章!


任职单位: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

烟台国家级高新区于2010年9月获批,包括核心区和莱山凤凰园、芝罘卧龙园、芝罘只楚园、福山高新园“一区四园”,核心区48.8平方公里,含马山街道21个行政村。2018年7月,市委、市政府将金山湾51.6平方公里区域(含10个村)和海经大厦交由高新区管理。全区常住人口9.35万人。2021年在全国157个国家级高新区排名第59位。目前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了中科环渤海(烟台)高等药物研究院、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烟台分所、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、烟台医药与健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创业平台,培育了中国医药百强企业“绿叶制药”、全省唯一新冠疫苗生产企业“派诺生物”、年内港股上市企业“博安生物”、技术国际领先企业“赛达医疗”等一批骨干企业;航空航天产业形成了以全省唯一航天军工科研单位“航天513所”为龙头,航天高新技术园、北航科技园、北斗空间信息产业园等为平台载体,东方蓝天钛金、中科睿格星云星座等上下游企业加快集聚的发展格局;工业设计产业,引进工业设计协会,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,正加快推进工业设计小镇和世界设计公园建设。


供稿 | 夏金伟

责编 | 陈欢

审核 | 黄晓霞